伯尼新闻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伯尼新闻 > 正文

执著实业 传承梦想

发布时间:2012-9-24 11:28:44     编辑作者:伯尼编辑部     浏览次数:

深圳钟表《时刻MOVEMENT》杂志人物专访(文_Anne)

 

人物名片 朱福增 深圳市伯尼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导语】在中国东南沿海版图“大陆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照耀到的土地”上,坐落着一座山清水秀、风土淳朴的滨海小城——浙江温岭,上世纪80年代,有一位从这里走出来的年轻学子,将这道阳光带到美丽的南海,在二十年后的特区深圳,成就了一份属于自己梦想的传奇。

 

在圈内的微博上,一位业界朋友对朱福增及其执掌的伯尼的印象是,“内向的技术型企业家,空间很大的发展中品牌”。

对此,他本人只是谦虚地并由衷地感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怕被时代淘汰。”

一句话道出这位朴素的创业者20年多来个人与事业成长的初始动力。

在他的词典中,“淘汰”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半年前伯尼应深圳市钟表研究院的邀请,加入国家引进的“法国达索PLM系统试运行项目”,项目启动会议上,他的动员演讲主旨就是:“必须要走出这一步,否则就要被淘汰!”

这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紧迫感,始终如一地贯穿在他20多年的事业生涯中。

 

成家:事业起跑线上的天赐姻缘

198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朱福增进入国家航天部某工厂任职,血气方刚的他,一边被特区朝气蓬勃的发展节奏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所鼓舞,一边在经济建设的洪流中锤炼成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两三年后,国企的工作氛围逐渐成为困惑,不愿安于现状的朱福增果断离职,转而与朋友合伙创办贸易公司,几经折腾后觉得自己的贸易活动“缺乏持续性和生命力”,因而再次放弃。

此时,“干实业”的激情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涌动。

就在筹划实业项目的日子里,他与爱情不期而遇了——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他与后来成为自己太太的赵年真女士相识相知,互生爱慕,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而走到一起,从此相濡以沫并肩同行。

上世纪90年代,深圳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大批外资企业在深圳设厂。在此大背景下,深圳的钟表产业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以“三来一补”、出口加工为主要业态的钟表制造企业相继涌现。朱福增也选择了钟表制造作为创业的起点,但却梦想着企业的品牌成长之路。

这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为品牌取名时,他彻夜思索,突然灵感乍现:瑞士表以卓越的品质名闻天下,誉冠全球,何不从此入手?于是,一个与瑞士首都谐音的品牌名称——“BERNY”(伯尼)响亮诞生。

“见证您的传奇Witness Your Legend”则是伯尼的品牌精神。作为置身于深圳特区建设的普通一员,朱福增耳闻目染了许许多多特区创业者的传奇故事,他们的成功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他们的故事成为更多奋进者的励志案例。在他看来,诞生于深圳特区的“伯尼”是特区创业精神的体现,也是许许多多创业者的一员,与他们共同经历时代的巨迁,有着相同的情感体验。伯尼应当成为他们喜爱的品牌,见证他们的人生传奇。

就这样,伉俪二人赤手空拳,以初生牛犊的闯劲,怀揣东拼西凑的十几万元资本,于1995年扎进了深圳钟表制造业,在开创了一份家族事业的同时,也开启了伯尼品牌的成长之路。

 

立业:步步为营的成长与传承

从“一无所有”起步的伯尼,在创立初期,专注于国内市场。几年下来,苦于企业发展太慢,朱福增意识到必须转变方向实现突破,才能积蓄实力谋求未来。这是一段“困难与困惑并存”的艰难时期,他常常感觉企业的效益产出与自己的心智投入极不匹配,以至于几度想放弃钟表业。

进入新千年后,他开始尝试经营转型,领导企业将市场重心转向国外。三年后,伯尼收获了一个近千万元的海外订单,转型策略初获成效。随后的几年是伯尼“热情与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率领员工们在不停的加班、赶货中度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海外市场骤然疲软,国内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大陆扩大内需是大势所趋,钟表消费需求连年增长,朱福增敏锐地意识到伯尼新的发展契机再次来临。于是着手调整市场战略,集中资源回归国内。如今,伯尼迎来了“信心与决心交融”的重要发展时期……

伴随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一直在变,企业对技术的追求始终没有停顿。“项目推进过程中,很多事无法完全依赖别人,自己必须有较深的认识,才能管控进度……没办法,只能加强学习”……浙商身上与生俱来的勤奋、实干和坚韧,一直激励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亲力亲为地管理。

20年弹指一挥间,在深圳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朱福增执掌的伯尼,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历经风雨,执着前行,步伐已经变得稳健自信。

 

思考:变化之中孕育机会

在2011年12月举行的第20届粤港钟表研讨会上,朱福增就“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钟表业的机遇与挑战”发言,针对“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机心供应紧张”现状,提出要“调整产品结构、控制适度规模,转变企业增长方式、走精细化发展之路,制定年度采购计划,缓解机芯漫长交期的伤害……”

这其实也是他对伯尼未来成长方式的思考。“钟表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社会资源环境对钟表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钟表企业迫切需要找到持续成长的解决方法。同行的快速成长是他山之石,但如何找到适合自身成长的模式是最重要的。”

在他的思考中,“技术”二字占据了相当分量。“中国钟表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较薄弱,但随着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还需借助新技术。”工科背景的专业意识与多年的经营管理,令他对新技术的应用愈发敏感。

他对达索PLM系统的关注最初源于一篇关于依波PLM项目的媒体报道。PLM在当时的钟表业内还十分陌生,但他坚信这是“好东西”,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值得琢磨。

同年,深圳市钟表研究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的行业产品创新设计中心引进了PLM系统,并于翌年在伯尼投入PLM合作试验项目。对伯尼而言,这是一次提高企业信息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机会。他坚信,这一系统必将推动高端生产管理系统在国内钟表企业和精密制造技术的应用、提高深圳乃至全国钟表行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和制造水平,同时也意味着,伯尼有机会攀上高端技术平台,与行业巨头在同等技术平台上展开竞争。

 

生活:具有佛缘的幸福凡人

尽管忙碌于事业常常令朱福增自责是“不合格的父亲”,但在太太赵年真的眼里他却是位“爱学习、爱事业、更爱家庭”的魅力先生,用心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由于对大儿子的期望值高,所以格外用心而相对严厉些,用心辅导孩子的学习,以至于大儿子的英语课文,几乎全会背诵;在小儿子眼里则是位慈父,因为有了教育大儿子的经验,对小儿子的教育则显得更为从容,更有信心。”在教育上本着平和、开放的心态,希望孩子们有机会接受国外的教育,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采访的当天恰逢大儿子学校开学期家长会。采访一结束,两人即匆忙驱车奔赴学校,瞬间完成从企业家到父亲的身份转换。

这样的情景使得这位从浙江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形象更加朴素真实。事实上,生活中他还有更多闲适淡泊的一面:闲时看点书写点东西,与朋友喝茶打球,喜欢默默无闻地做一些慈善活动并鼓励自己的孩子们一同参与……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情,甚至令有不少朋友半玩笑半认真般评说,他是个有“佛缘”的人——如果不“从商”,随时可能“从佛”。

 

尾声:“突破”与“蜕变”

朱福增的“实业梦”仍在奋斗的路上,持续拼搏,一路蜕变。

2012年,伯尼将迎来新的起点:企业整体搬迁至深圳光明新区钟表产业集聚基地。正在建设中的伯尼大厦已经接近尾声,即将成为伯尼的研发制造基地。企业迁入新址后,将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整合手表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进行更精细的分工合作,实现伯尼品牌更高、更远的发展。

如今,走过创业之初窘境的朱福增,一边谋划企业在经营规模上的拓展,一边与上海交大校友合作开展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在“文化腕表”与“绿色环保”两个领域齐头并进,为企业的“突破”与“蜕变”奋力拼搏,丝毫不敢懈怠。

这种乐观积极的思索与尝试也表现在他对参加今年巴塞尔表展的评价上。“虽然大多数国内品牌处在6号馆,受制于场地位置,较难引来客流,但明年搬迁到4号馆后,可能会出现转机。”正如对目前中国钟表产业转型机遇的认识,他相信:变化孕育着机会。

 

 

语录分享

PLM

“PLM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程技术和设计人员的作业流程和思维方式,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实施PLM,主要的困难在于要打破现有秩序,改变一种习惯。改变一种习惯,如同进行一次革命,信心和决心是关键。”

 

人才

“中国钟表行业必须要突破人才的瓶颈,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参与高层次的国际竞争。行业协会可以在产业研究方面给予更多的资讯支持,我们也期盼大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贴近产业需求,呼唤政府能够切实为实体经济减负,给钟表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PLM只是一个平台,人的创新能力才是根本。我们不但需要生产第一线的技工人才,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市场营销人才等。面对人才缺乏的行业现状,企业只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加快内部的人才培养。但是,一个企业的力量毕竟非常弱小,内部培养的模式缺乏系统的理论素养,人才的高度和广度备受制约,势必决定了钟表行业难以出现大师级的精英。”

 

国际市场的突破

“瑞表以品牌、文化、艺术为内涵,傲视天下,独领风骚;日表以科技概念,创造了横扫世界的辉煌,如今尚能与前者分庭抗礼;遗憾的是我们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鲜有掌声响起。不过,近年来情况开始有些改变。海鸥的中国芯入驻欧洲品牌手表,飞亚达在BASEL品牌馆里惊艳亮相,依波的瑞士本土化进展高潮迭起,廊桥的设计师品牌在国际钟表界名声鹊起,深圳一些同行对瑞士本土手表品牌的兼并重组不断深化…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道路,已经彻底摆脱了惯有的思维模式,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借助资本的力量大步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们中国综合国力在钟表产业的体现。“